![]() |
作者 瑞迪
发表日期 29/03/2005 更新日期 29/03/2005 07:24 TU
退出政府竞选执政大党人民运动联盟主席的妥协显然只是暂时平息了尼古拉·萨尔科奇与总统希拉克之间的微妙关系,新年伊始,两人之间的较量又抑制不住地重新开始。先是有萨尔科奇在党内新年贺词中提出2007年总统竞选人应当由党内选举产生,引发希拉克阵营一片攻击,随后又有希拉克呼吁人民运动联盟议员团结一致,不要因为土耳其入盟问题而影响对欧盟宪章的支持,直接回应萨尔科奇的主张。
尼古拉·萨尔科奇原本是希拉克第二总统任期内的要员大将,也是右翼阵营影响力直接挑战希拉克的人物。最初,人们曾纷纷猜测他有可能出任政府总理,但是希拉克最终选择了拉法兰,萨尔科奇出任内政部长,屈居政府第二号人物。不过,他的影响力并没有因此而受到遏制,恰恰相反。2003年4月,也就是他就任内政部长近一年的时候,他已经是最得民意的政府成员。2004年3月,人民运动联盟党在大区议会选举中受挫,萨尔科奇仍然与总理位置无缘,但却是政府中唯一一个有国务部长头衔的成员,此前内政部的风风火火尾随他来到了塞纳河畔的财经部。而此时作为希拉克阵营重要支柱的阿兰·朱佩因为官司缠身,宣布不再担任人民运动联盟主席,萨尔科奇跃跃欲试,瞄准未来总统宝座的意愿不言而喻。
阿兰朱佩退出政治角逐,总理拉法兰民意指数又一路下滑,希拉克只得为萨尔科奇竞选党主席打开绿灯,但条件是他退出政府。萨尔科奇2004年11月顺利当选人民运动联盟主席,不再是政府成员的事实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媒体曝光率。最新选民意向调查显示,倘若现在举行总统选举,他比希拉克更有优势击败左翼候选人。
希拉克对萨尔科奇步步为营最主要的原因应该说还是1995年的总统选举。当时作为政府成员的萨尔科奇选择支持总理巴拉迪尔竞选,与希拉克对垒。尽管希拉克当选后两人或多或少达成了和解,但是熟悉希拉克的人认为,希拉克恐怕永远都不会原谅这一次背叛。希拉克与萨尔科奇相识其实已经三十年。不少观察家认为萨尔科奇从希拉克身上借鉴了许多经验。在哲学家马塞尔-高切看来,萨尔科奇精力过人简直就是三十年前的希拉克的翻版。的确,萨尔科奇担任内政部长期间频繁寻访法国各地百余次,几乎平均每两天视察一个省,无论是他的支持者还是他的反对派都不得不承认他工作起来不遗余力。不过,他雄心勃勃也难免让人感到盛气凌人.
萨尔科奇1955年生于巴黎。他的父母早年被苏联红军赶出匈牙利后,辗转来到法国定居。萨尔科奇毕业于法律专业,曾经就读于巴黎政治学院。1983年他首次击败保卫共和联盟党大将帕斯瓜当选纳伊市长的时候只有二十八岁。三十三岁那年,他首次在上塞纳省当选国民议会议员。1993年到1995年间,他曾经先后出任预算部长和信息部长。1995年,他支持巴拉迪尔竞选总统失败,政治生活陷入低谷。1999年,他曾经代理保卫共和联盟党主席,同一年竞选欧洲议员成绩不佳,竞争保卫共和联盟党主席的愿望又迫于希拉克的压力而放弃。但是,2002年希拉克再度竞选连任的努力中,萨尔科奇得以东山再起.
新闻
19/03/2010 11:14 TU
19/03/2010 10:14 TU
18/03/2010 23:30 TU
今天星期五,有关中东巴以局势的四方会议将在莫斯科召开,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夫人昨天周四已经抵达莫斯科,准备参加中东四方会议,但是,美国拒绝表示,美国的中东特使米切尔是否会在四方会议结束之后前往中东地区。巴以之间的谈判目前位于死点,今天的莫斯科中东四方会议恐怕也不会给中东紧张的局势带来什么变化。
18/03/2010 23:22 TU
18/03/2010 21:37 TU
3月18日,刊发了调查记者王克勤的「山西疫苗乱象调查」报道,揭露由于官员贪腐,上百名山西儿童可能因不合格疫苗而致病、致残甚至致死的《中国经济时报》,在其官方网站上刊出声明,对山西省卫生厅对此报道的自我辩护进行反驳和说明。
18/03/2010 21:39 TU
18/03/2010 18:55 TU
18/03/2010 18:51 TU
18/03/2010 18:46 TU
多元视角 深度报道
2009年回顾与展望
刘晓波案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