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东京特约记者 费丽文
发表日期 09/04/2008 更新日期 09/04/2008 12:41 TU
本台东京特约记者费丽文 靖国神社这个名称对很多中国人都不陌生,特别是02至06年间,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执政期每年参拜靖国神社,中国、韩国每年抗议,令靖国神社不但在中韩出了名,而且成为国际注目的外交纠纷磨心。
去年,一名旅日华人导演李缨用10年时间拍摄的一部叫做《靖国》的纪录片问世,先后参加了斧山、柏林、香港等国际电影节,并在香港获得了最佳纪录片人道奖。《靖国》得到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属下的文化厅约7万4千美元赞助费。预定4月在日本上映前,执政自民党国会议员组织观看了试片,随后东京5家预定上映《靖国》的电影院相继宣布取消上映计划。其中一个电影院的经理中村秋雄解释说:“如果不能保证观众在安静、安全的环境下观赏电影,我们就不能上映。”据电影院说,3月下旬,电影院前忽然来了右翼组织宣传车,高音喇叭吵得行人纷纷退避,电影院里也听到噪音,还接到右翼组织的传真,恐吓他们如上映《靖国》就自找麻烦等等。
3月28日自民党国会议员稻田朋美在东京外国人记者俱乐部澄清他们看试片与电影院停演无关。她说,“我们怀疑这部电影是否有政治性,认为不应用税金赞助有政治性和宣传意图的电影,而这不是为了限制表现自由或政治审核。”稻田朋美也强调右翼组织封杀《靖国》是自由国家不能容许的行为。不过《朝日新闻》等左派传媒认为,稻田朋美等自民党右派议员是以审核政府赞助费为名,实际上也为了打击《靖国》。
《靖国》是以每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日靖国神社内外发生的各种场面为中心,有血流满面的中国人抗议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有台湾原住民要求靖国神社分祀他们的祖先与战犯亡灵的示威,也有全副旧日本军武装的人行军礼、高举日本旗的武士道装扮者游行和许多无论是非到靖国神社参拜的遗属们,还有铸造靖国刀的日本最后刀匠等等,画面没有旁白。不少看过试片的观众说,有重新认识靖国,深思各种立场的观感,令《靖国》,以及后来被迫停映的形势都成为日本最近的政治话题。
日本笔会会长阿刀田高指《靖国》在日本被封杀是日本言论与表现自由的重挫,他说,“这是比日本无法决定央行总裁在国际上更令人羞耻的结果。”尽管曾作为中国央视导演的李缨是否有政治背景也是议论的话题之一,但左、中、右各大传媒几乎都为电影被封杀本身所显示的自由社会倒退现象哗然。而日本政府内,继文部科学大臣渡海纪三朗在记者会上说表现的自由不应受阻碍之后,首相福田康夫也对《靖国》停映公开表示了遗憾:“为什么上映被中止了,我觉得真是令人遗憾。”
4月3日,闷局被大阪第七艺术剧场打破,该电影院经理松仁厚宣布5月放映《靖国》的计划不变。他说:“看一部作品有各种意见是好事,一种意见一直主导下去才可怕,那就不是言论自由的社会。站在维护言论自由的立场,希望把这部影片像普通的电影一样放给观众看。”当天,李缨发表文字声明说,他来日本19年创作电影不断,《靖国》只是其中一部,仅仅希望向观众提供一个作品。4月4日,广岛、京都等地也出现了宣布上映《靖国》的电影院。
二战后,日本右翼组织以杀人、放火恐吓左派或不同政见者的事件不断,《靖国》上映的过程考验着日本社会的自由程度与发展趋势。
特约记者专栏
多元视角 深度报道
2009年回顾与展望
刘晓波案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