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东京特约记者 费丽文
发表日期 04/06/2008 更新日期 04/06/2008 14:16 TU
四川大地震后,日本显示了非常积极的援助意向,日本舆论广泛认为这既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刚结束了不谈历史的温馨访日所营造的友好空气,也是抗震这个巨大课题再次、而且非常残酷地暴露在日本面前,引起的颤栗与同情。
95年1月阪神大地震时,各灾区最高援助额是只有房屋全毁的灾民每家能获得约1000美元的援助金和无息贷款约5000美元。神户律师会在96年9月发表一份报告指出,申请那些通过抽签方式入住、政府搭建的临时房屋的人数是房屋数量的六倍,其中既没法缴租、也无法偿还贷款的人占了多数。报告说,政府与其束手无策,不如坦然援助。此后日本政府修改了《地震援助法》,04年新泻中越大地震后起房屋全毁的灾民每户可得到不超过3万美元的重建津贴,但这个金额仍只占清理倒塌和重建住宅所需资金的约八分之一。
不过,神户大地震后日本两次加强房屋抗震的行政指令说明,加强房屋抗震能力既比重建成本低,也减少伤亡和住宅倒塌等心理创伤。现在加强房屋抗震是日本官民都依赖的抗震手段,四川大地震后,中国政府还没找出学校倒塌的对策时,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町村信孝就宣布了日本的新政策:“福田首相本人也非常关心四川地震问题,考虑到国民的安全、安心,必须尽快提升抗震手段,政府决定增加负担公立学校加强防震工程的费用,从现在津贴一半费用增加到3分2。”此后,町村经与文部科学省讨论,又宣布把学校加强防震工程的期限从5年短缩到3年。
在一些国际地震保险公司的危险度排行榜上,东京、横浜长期高踞榜首,何时会发生大地震?如果按平均百年一轮回的历史纪录推算,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过去了85年,随时都可能发生,四川大地震在日本人眼里不是别人的家事。作为地震大国,日本预报地震的技术至今远不及预报海啸成功,虽然一些研究机构扬言可提前几十秒预告,但我在日本平均每周都会遇到不同等级的地震经历中,从没得到过预告。加强建筑物防震是目前日本官民认同的有效抗震手段,一些家庭也加强了住宅抗震措施。但东京工业大学城市防灾特约教授尾秀树说,无论是政府的行政主导还是个人配合,都还有很多漏洞。他说,“经调查,现在大约4成学校、3成医院未达耐震6级的基准。从四川大地震的教训来看,因不耐震,学校倒塌占了多数。怎样有效监督建筑设计、施工,防止偷工减料是一个课题。”他说,民间认为地震不是幸运逃过、就是等死的想法日本也很多,但负伤的程度和地震后复常的速度其实事在人为,例如地震受伤的纪录说明,伤者约4成是被家具砸伤,所以固定家具肯定可减少受伤几率。
研究地震至少30年,日本没找到绝对有效的抗震方法,却发现现代人抗灾、应变的能力衰弱。阪神大地震后因失业、负债、丧痛、无家可归、不适应新环境等原因而自杀的案例不绝于耳;中越大地震后因不愿住进避难所与人相处,生活在自己汽车里,爆发血管栓塞死亡的人数也引起瞩目。发明免冲马桶、免水洗衣机,制造带厕所的自动充气帐篷、太阳能收音机、方便面等抗灾商品也是为了舒缓现代人避难生活不适。而地球上的人共同救灾、与天地搏斗也不断被验证是令痛失亲友、流离失所的灾民在绝望和孤独中感受人的同情心、储蓄生存勇气的重要来源。
特约记者专栏
多元视角 深度报道
2009年回顾与展望
刘晓波案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