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安德烈
发表日期 08/12/2009 更新日期 08/12/2009 11:35 TU
这是一场全球性的挑战。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在联合国的旗帜下集合了所有成员国,要达成一个目标:那就是制定一个能够取代“京都议定书”的有约束力的对抗气候转暖的协议。
作为哥本哈根峰会的前奏,二十国集团代表今年七月在意大利达成一项共识:那就是必须行动起来,使得气候升温从现在起到2050年不能超过两度。
要不超过两度,就必须从现在起到2050年,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问题小组的报告:气候升温如果超过了两度,海平面将会明显上升,许多城市将会被淹没,数亿人将会失去家园成为环境难民。气候升温超过两度,将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后果。
那么,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应该提出一个取代“京都议定书”的条约。“京都议定书”诞生于1997年,2005年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要求全球38个工业发达国家,也就是被认为对地球污染负有历史责任的国家,把各自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1990年相比
绝对减少。按照这一要求,欧盟国家在2012年应减排8%。这一有约束力的协议规定完成减排的时间是2012年,这一阶段也被称作初期减排阶段。
至于正在发展中国家,“京都议定书”当时并没有为它们规定硬性的指标,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全部免除了有约束力的碳减排指标。
“京都议定书”随后被174个国家批准后生效。但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五分之一的美国一直拒绝接受“京都议定书”。
哥本哈根峰会面临的挑战就是强化并且扩大这一已在发达国家实施的协定,并且把美国和正在崛起的大国也引入到限制性碳排放的道路上来。在今天,要单单依靠某一些国家,单单依靠局部的行动,已根本不可能实现在2050年把气候升温限制在两度之内的要求。气候问题已经超越国界,气候问题需要所有国家行动起来去解决。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形势非同昔比,自从“京都议定书”诞生以来,中国和印度在工业上迅速崛起,同时成为工业废气排放的大国。根据最新公布的统计,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19.12%,雄踞全球第一;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18.44%,排名第二;欧盟以13.37%的排放量居第三位;第四位是俄罗斯,排放量占5.19%;第五位就是印度,排放量占4.91%。虽然,中国人的每个人的平均排放量只到美国人的四分之一强,但中国仅在短短几年,一跃而成为世界头号污染大国,人们在当时制定“京都议定书”时,没有预料到这一形势。
问题也正好出在这里。各国政府直到目前既不能在减排时间上,也不能在应付出的努力上包括向不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方面达成共识。不少国家尤其是美中两大排污大国,一直不赞成制定出有约束力的硬性的减排指标。而正在发展中国家同意以本国而非国际的形式采取对抗气候转暖行动,但前提是发达国家必须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援助。而发达国家在提供资金援助上目前还没有拿出实际行动。
当然,不久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美国的减排计划,即到2020年,与2005年相比,美国的碳排放量总体上减少17%。尽管以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来计算,美国到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际上减少了只有3%多一点,但这是美国第一次真正保证投入全球性的减排行动。中国总理温家宝也在最近提出,到2020年,把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尽管这一说法同发达国家所要求的总体排放量的减少并不是同一标准,到2020年,实际上中国的碳排放还会增加,但中国提出的措施还是得到了欢迎。中美两大国相继宣布减排目标,为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带来了一定的乐观气氛。
但是,如果要在2050年真正实现气温上升不能超过两度的目标,地球上没有任何一国能够免除减排的责任。气候问题关乎人类的前途,气候问题已然超越了国家主权。
科技之窗
多元视角 深度报道
2009年回顾与展望
刘晓波案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