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languages

Choisir langue
 

沧海桑田

艾恺教授:《这个世界会好吗?》

作者  流芳

发表日期 14/03/2010 更新日期 14/03/2010  09:45 TU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面临诸多挑战: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气候转暖、战乱不断、经济衰退… …人类社会何去何从?《这个世界会好吗?》,这声轻轻的问询引发深思。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ALITTO先生所著中文版本《这个世界会好吗?》一书出版四年之后,该书的英文版本即将问世。借此机会,我们有幸请来ALITTO教授。ALITTO教授的中文名字是:艾恺。数十年来,艾恺先生潜心中国文化研究,深谙中国历史、现实,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中国通”。

艾恺教授曾获哈佛大学历史博士学位。在母校短期任教之后,于1980年开始,任职芝加哥大学教授。他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南京十年的乡村建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等多部巨著,不仅获得过美国历史协会的费正清最佳著作奖,与梁漱溟的访问录《这个世界会好吗?》在2006出版后,更连续两周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占据首位。除学术专业外,艾恺教授曾多次担任过高水准的翻译。1972年,他担任了最先的三个访问美国的中国代表团的美方翻译。并在2001年,海南岛撞机事件后,出任美方翻译。

艾恺教授介绍《这个世界会好吗?》一书的著要内容:

这部书主要记述了对梁漱溟先生的访谈内容。当时,谁都不理梁老先生了。谁都没想到,梁老先生以后会在历史舞台上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当时对他的访问,正是时候。虽然他年事已高(九十岁),可是,他的脑筋清楚得就像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一样。这部书的内容是一部很重要的历史文献。除了对儒家、佛家等思想方面的个人见解之外,梁老先生也专门谈到其年轻时的情况。五四时代的所有重要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均为他的朋友。此外,他对三十年代的所有要人也都很熟悉,毛泽东也包括在其中。因此,应将这部书视为历史文件,会为以后提供独一无二的资料。

艾恺教授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开始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七十年代完成了《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这部专著,当时选择梁漱溟作为研究课题的初衷

当时,梁漱溟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很孤独,没有人再理睬他,不承认他的存在。除了毛主席的第五本选集中,有一篇批评梁漱溟的文章外,一般的年轻人都不知晓此一人物。主要是因为中外学者纷纷认为他遭到了历史的遗弃。其实,有不少人当时都被历史遗忘,如:章士钊。章士钊在清朝末、尤其在民国初,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权威。后来,他除了与毛泽东的关系之外,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人物。但是最近,也有人对他感兴趣了。意思是说:我当时看到梁漱溟先生的一些著作,立即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感到他非常特别。当时,在各种西潮中,在五四时代的北大,只有他继续为中国固有的文化进行辩护,形成了他的独一无二之处。第二,他的生平也非常特别。只有他能够做到表里如一:将他的思想和在外界、在社会上的行为统一起来,其行为和思想是统一的。二十、三十及四十年代的其他的思想家,比如儒家的熊十力,他们只专注于学问,学术界人一贯如此。只有梁先生,坚持为其理想而行事。因此,博士论文的题目选择了梁先生。

作为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思想文化及政治领域一度最为活跃的代表人物之一,进入后半期、特别是经过五十年代与毛泽东发生冲突之后,梁漱溟基本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消声匿迹。在中国历史中,怎样为这样一位人物定位?

梁漱溟是二十世纪独一无二的历史上的要人。他的生平、他的生活本身也表现出一种很重要德中国文化的元素之一。除了他的重要的历史地位之外,他在维持中国文化遗产方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晚年的梁漱溟,见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情形,他是否对此作出过评判?

除了对文革表示不满、批评之外,尽管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以及文革,对中国文化而言,均非好的时期,梁先生却没有在其他事情上批评过中国政府,也没有批评过中国共产党。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他是中国传统思想家和学者的一个代表,中国传统思想多多少少以折衷主义为主。早在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如孔孟,他们也一样。根据他们的宇宙观,全世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虽然从严格意义而言,儒家思想以及佛家思想与马列主义是水火关系,但是,他却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这也是折衷主义的一种表现。

由于您本人深厚的中文造诣,不仅为您研究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您提供了一个见证中美关系发展的机会。如何看待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前景?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今日世界的经济重镇。尤其在最近全世界性的严峻的经济衰退的浪潮中,好像只有中国受到的影响较小。这样下去,中国很快就会占居世界首强地位。可以说,从表面看,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有点对立,但是实际上,这两个国家,尤其在经济上,一定要展开合作,他们无法不合作。因为他们在经济上越来越成为一体。双方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

艾恺教授学习汉语的经历:

曾经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由于出身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因此,上的大学是一个较小的天主教办的大学。这所大学没有非西方的文化课程。因此,虽然对中文很有兴趣,却无缘学习。在芝加哥大学上了研究班之后,才开始学中文。但那个时候,芝加哥大学没有现代汉语课程,只有文言文课程。一年级的中文课本是《孝经》和《伦语》。因此,学了一年之后,还是不会讲汉语。二年级的课本是《孟子》和《史记》。后来到了哈佛博士班,二十五岁才开始学习现代汉语。之所以成功了,主要应归功于“用功”,另外,也出于对中文的喜爱。可以说,与中文“一见钟情”。

沧海桑田

艾凯教授《这个世界会好吗?》

09/03/2010 作者 流芳

刘晓波案冲击波

中国人权

北京高院维持刘晓波原判 法英美均表失望

11/02/2010   21:55 TU

中国人权

无视国际呼吁 中国驳回刘晓波上诉

11/02/2010   22:20 TU

中国/刘晓波

二十名中共元老公开要求撤销对刘晓波的一审判决

02/02/2010   15:16 TU

捷克/中国/刘晓波案

哈维尔推刘晓波为今年诺贝尔奖人选

22/01/2010   09:34 TU

中国/维权

刘晓波自辩 不忘要求人大检讨涉嫌兴文字狱

21/01/2010   16:29 TU

中国/民主/人权

中共高级干部为刘晓波鸣不平

16/01/2010   21:29 TU

香港中国

香港立法会将提出释放刘晓波动议

11/01/2010   12:41 TU

中国人权

沙叶新:刘晓波是一宗寃案

10/01/2010   14:21 TU

中国人权

崔卫平:“不甘心永远蒙在因言获罪的阴影中”(续六)

07/01/2010   17:04 TU

中国人权

崔卫平:我就是那安提戈涅(续五)

04/01/2010   14:57 TU

中国人权

崔卫平:“与友人对话” (续四)

01/01/2010   01:28 TU

中国人权

崔卫平:“不放弃这样一个朋友”(续三)

31/12/2009   14:27 TU

中国人权

崔卫平“推特网”效应继续扩大

30/12/2009   11:24 TU

中国人权

刘晓波案拷问良心 崔卫平推特创举

29/12/2009   10:40 TU

当今世界

刘晓波案与中美关系

01/01/2010   02:15 TU

特别节目

崔卫平:不绝望,不能说有希望

01/01/2010   20:32 TU

要闻解说

专访蔡咏梅:刘晓波的榜样激励香港年轻人

28/12/2009   16:22 TU

中国西藏

达赖喇嘛对刘晓波被判刑的公开声明

28/12/2009   11:23 TU

中国香港人权

港人深圳边境声援刘晓波遭越境执法扣留

28/12/2009   14:40 TU

中国

台湾学者:重判刘晓波是两岸和平统一重大障碍

28/12/2009   11:13 TU

法国/刘晓波

法国外交部对中国重判刘晓波表示担忧

26/12/2009   23:36 TU

关注中国

陈奎德:重判刘晓波,中共塑造了一个献身宪政民主的英雄

26/12/2009   22:18 TU

德国/刘晓波

德国各界对中国重判刘晓波案表示强烈不满

26/12/2009   23:37 TU

中国人权

中国网民:中国为自己找到了昂山素姬与曼德拉

26/12/2009   12:56 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