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languages

Choisir langue
 

书香世界

中国文化变迁的金融逻辑

作者  安娜

发表日期 11/02/2010 更新日期 11/02/2010  22:50 TU

如何从金融、金融交易的角度来理解文化变迁?换言之,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究竟跟金融市场的发展有何关系?被亚洲周刊评委2009十大好书之一,由经济学者陈志武所著的金融的逻辑艺术当中,就有一章是专门论述文化变迁中的金融逻辑。作者认为我们不妨可以从中国人文化变迁的金融逻辑“家”的概念开始理解。

中国传统的家和婚姻的定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和目的:一是“家”作为一个生产单位;二是“家”和婚姻是实现情感交流的一个场所。但实际上,当今的中国人,对“家”的理想境界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那么,传统意义中“家”的概念,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儒家文化又是如何诠释“家”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它背后承载着怎样的金融学逻辑?

据作者分析,从生产单位角度所理解的家,过去30年正以飞快的速度在解体。比如,无论是沃尔玛,家乐福,还是国美电器,或苏宁,超市等等,这些不同的公司化连锁店正在中国的各大、中城市,甚至小镇,慢慢挤掉原来的夫妻杂货店的经营方式,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更多的大生产公司、制造业公司,或公司化运作的连锁酒店、连锁餐馆和连锁超市等,这些都对中国“家”这一生产单位的解体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中央电视台的新版《四世同堂》,其背后表达了很多愿望。但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儒家文化,或“四世同堂”背后的金融逻辑,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为什么今天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型,不仅速度之快,而且要想再建“四世同堂”模式作为中国人的安身立命,无论是管理还是经济上的安身立命,或其它方面的愿望,实现的概率可能都不会太高。

据作者指出,中国人为了防老养老,为了生老病残之时有所依靠,我们要推崇孝道文化,具体来讲,养子防老就是一种金融交易,只不过实现其金融交易,实现跨期、跨年龄交易的方式是通过儿女,以人格化方式来实现其价值交换。像这样的一种跨期价值交易或经济交易安排,必然要求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上要有相配的制度文化,以规范人们的行为规则。传统中国家庭比较典型的境况是,儿女小时不能在父亲讲话时还嘴,即使跟父亲说话,也不能声音太大,基于辈分的等级差距非常重要。

而现在除了通过儿女人格化方式实现经济安全外,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另一个实现经济安全保障的安排,那就是金融市场,人们可以通过买保险,买股票,以及其它投资产品来保证自己的安全。这些现代金融产品,具有非人格化特征,而金融市场所提供的这些金融产品,也可以达到养子防老,实现生老病残的风险交易,以及达到价值跨期配置的效果。

因此,金融的逻辑一书提出三种方式可以达到价值跨期配套效果。一是实现个人经济保障的方式是通过家族、成家、嫁人或娶媳妇生孩子来实现,即人格化途径;二是通过金融市场的保险、股票以及其他投资产品来实现;三是通过社团组织实现。而人格化的养子防老方式来实现经济安全,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也延伸出其它的许多风俗、传统与习惯。

中国原来有纳妾传统,也有娶几个媳妇或妻子的传统。因为如果一男人只有一妻的话,那这个妻子有可能不能生孩子;或能生小孩,也许只是女儿,而那时只生女儿的话,嫁出去就属别人家,那整个家族,老的少的,生活安全无法保障;或即使生儿子,也许只能生一个,也很麻烦。就如今天人们买股票,做投资,很多股票专家会说,千万别把所有钱,都砸在一支股票上,打个比方,就是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万一篮子砸下来,所有鸡蛋都砸掉了。一句话,就像买股票分散投资一般,为什么中国人说“多子多福”,实际上是从降低风险,即风险最小化的角度来讲此事。

从金融逻辑的角度,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国在2000多年前出现了儒家文化,尽管五四运动很多先知先觉轰击儒家文化中非理性、或不合理的安排,也呼吁打倒孔家店。但到后来我们发现,即使今天,即使把孔家店打倒了,如果外部金融市场没有发达起来,或没有发展起来,那么“孔家店”还是可以给中国人提供安全保障的需要。

那中国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今天到底是什么样子?为回答这个问题, 作者对很多中国的大城市,省会城市,地区城市,县城,村庄,做了众多问卷调查。调查发现不同地方,由于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不同,或者说金融进入的程度不同,对不同地区人的观念,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举例来说,在“为什么要生小孩”问卷中,调查结果是:北京,大概62%的人会说,因为感情,因为爱孩子,所以生小孩;省会城市56%的人作同样的回答;而地区市45%,县城约50%的人作此回答,但农村大概只有20%的人说是因为感情。

而在回答养子防老问题时,因为经济功能,防止经济风险而生孩子的比例,北京16%,大中城市比例在18%到30%左右,县城30%,农村正好相反,62%的农村人认为是因为养子防老这个经济关系,所以去生小孩。

由此看来,如果从文化和价值体系的意义来理解,现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城市、县城,价值观念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子女,特别是城市子女,已经从交易工具中解放出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最终可以解放个人,具体到能把中国的子女从交易工具、交易目的中解放出来。

今天,在中国的大城市或中等城市,家庭正在从原来的垂直金字塔式的名分等级,辈分等级次序的结构中慢慢转移到更加偏平,更加水平,人人平等的家庭结构中,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经济交易功能、利益交换的功能已将中国的家庭剥离出来,由金融市场来取而代之。新型的中国家庭,更多的是以情感交流,以爱情来定位。

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人会认为这种转型带来的是更高的离婚率,让人们感到结婚以后,也没有太多安全感,但从另一角度讲,爱情终于在中国社会,能够成为婚姻的最主要基础,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给中国人带来个人解放和个人幸福的象征。

所以,现代金融产品,以其非人格化的特征达到中国传统家庭养子防老、实现生老病残风险交易、价值跨期配置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四世同堂”的交易体系无法再形成,它有可能让我们从家庭家族伦理责任中,把一些传统功能剥离出来,这或许在中国社会的转型进程中,推动产生一种刚性的内在动力。

被《华尔街电讯》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的陈志武教授一直是世界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继《金融的逻辑》之后,由磨铁图书公司策划、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陈志武说中国经济》聚焦中国,阐述他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经济的思考。

书香世界

10/02/2010 作者 安娜

  

刘晓波案冲击波

中国人权

北京高院维持刘晓波原判 法英美均表失望

11/02/2010   21:55 TU

中国人权

无视国际呼吁 中国驳回刘晓波上诉

11/02/2010   22:20 TU

中国/刘晓波

二十名中共元老公开要求撤销对刘晓波的一审判决

02/02/2010   15:16 TU

捷克/中国/刘晓波案

哈维尔推刘晓波为今年诺贝尔奖人选

22/01/2010   09:34 TU

中国/维权

刘晓波自辩 不忘要求人大检讨涉嫌兴文字狱

21/01/2010   16:29 TU

中国/民主/人权

中共高级干部为刘晓波鸣不平

16/01/2010   21:29 TU

香港中国

香港立法会将提出释放刘晓波动议

11/01/2010   12:41 TU

中国人权

沙叶新:刘晓波是一宗寃案

10/01/2010   14:21 TU

中国人权

崔卫平:“不甘心永远蒙在因言获罪的阴影中”(续六)

07/01/2010   17:04 TU

中国人权

崔卫平:我就是那安提戈涅(续五)

04/01/2010   14:57 TU

中国人权

崔卫平:“与友人对话” (续四)

01/01/2010   01:28 TU

中国人权

崔卫平:“不放弃这样一个朋友”(续三)

31/12/2009   14:27 TU

中国人权

崔卫平“推特网”效应继续扩大

30/12/2009   11:24 TU

中国人权

刘晓波案拷问良心 崔卫平推特创举

29/12/2009   10:40 TU

当今世界

刘晓波案与中美关系

01/01/2010   02:15 TU

特别节目

崔卫平:不绝望,不能说有希望

01/01/2010   20:32 TU

要闻解说

专访蔡咏梅:刘晓波的榜样激励香港年轻人

28/12/2009   16:22 TU

中国西藏

达赖喇嘛对刘晓波被判刑的公开声明

28/12/2009   11:23 TU

中国香港人权

港人深圳边境声援刘晓波遭越境执法扣留

28/12/2009   14:40 TU

中国

台湾学者:重判刘晓波是两岸和平统一重大障碍

28/12/2009   11:13 TU

法国/刘晓波

法国外交部对中国重判刘晓波表示担忧

26/12/2009   23:36 TU

关注中国

陈奎德:重判刘晓波,中共塑造了一个献身宪政民主的英雄

26/12/2009   22:18 TU

德国/刘晓波

德国各界对中国重判刘晓波案表示强烈不满

26/12/2009   23:37 TU

中国人权

中国网民:中国为自己找到了昂山素姬与曼德拉

26/12/2009   12:56 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