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瑞迪
发表日期 18/02/2010 更新日期 18/02/2010 12:14 TU
曾踌躇满志的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因为清流案而一度消沉,但随着司法程序的推进,他的政治前途似乎又出现几许光明。在左翼阵营因内部分裂,而难成气候的时刻,他俨然成了现任总统萨科奇的挑战者。右翼阵营原本对萨科齐2012年顺利连任不乏信心,如今则开始担心节外生枝。但是,曾有诗人总理之称的德维尔潘在何种程度上能对萨科齐的连任努力构成威胁?
现年56岁的德维尔潘其实从未参加过任何级别的选举活动。他的政治生涯可以说是在权力的后台开始的。1995年到2002年雅克-希拉克第一任总统任期内,他一直担任总统府秘书长,深得希拉克的信任。1997年,希拉克在他的建议下,解散议会,提前立法选举,结果执政党意外惨败,左翼阵营重回政权,希拉克不得不与社会党总理艰难共处五年。右翼阵营因此对他怨愤难平,第一夫人贝尔纳戴特也对他耿耿于怀,但希拉克却对他信任如故,并在2002年获得连任之后,任命他为外交部长,使他得以从幕后走向前台。2003年2月,他在联合国大会发表讲话,响亮地阐述法国反对向伊拉克开战的立场,也在国际舞台尽显出其雄辩口才。2004年,他取代萨科齐,出任内政部长;2005年,他又得以出任总理,直到2007年。
德维尔潘也许从未经历过选举洗礼,但他在走向政治前台的道路上,却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也就是现任总统萨科齐。希拉克第二任总统任期期间,两人都是政府的大将要员,也都面对2007年的总统选举各有打算。他们之间的各种明争暗斗最终随着清流案出现而彻底公开化。但这场几乎势不两立的个人争斗也正为德维尔潘积累政治资本。
清流案开始于2004年一份不明来源资产境外帐户名单。这份名单源自卢森堡大公国“清流”金融投资公司,显示包括萨科奇在内的几名法国政要在法国向台湾出售拉法叶特军舰交易中收取回扣。但名单在送交司法部门之后,被证实是伪造。德维尔潘被怀疑参与了名单造假阴谋,涉嫌试图抹黑萨科齐,破坏萨科齐竞选总统的努力。随着司法调查的启动,此前已经因为青年就业法案而严重受挫的德维尔潘处境越发不利,眼睁睁地看着萨科齐顺利走进了总统府。
如果说德维尔潘此后曾一度低调、消沉的话,随着围绕清流案司法程序的推进,这位前总理似乎越战越勇。面对司法为自己辩护的同时,开始越来越多地批评萨科齐推行的大政方针,一如当年萨科奇在他陷入青年就业法案抗议风潮时推波助澜一样,德维尔潘在现任总统民意指数持续低靡之际,暗示选民可以另有选择。他成立了自己的支持者俱乐部,开始走访各地演讲,虽然他始终在是否有意竞选总统的问题上闪烁其词,但有意无意间似乎也在勾勒某种政治纲领。清流案一审宣判他无罪更使他如虎添翼,面对媒体誓言今后将为法国服务。一审判决后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也显示,接近百分之四十九的受访者赞成他竞选总统。
应该说萨科奇执意挑起的这场司法大战为从未直接面对普选的德维尔潘意外地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政治较量场,卸任总理与现任总统间幕后的政治恩怨,从此跳出当权者与无权者间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格局,走进一个透明的法律框架,在公众舆论众目睽睽之下,相对公平地继续。前总理不得不就其涉嫌试图抹黑政治对手的指控向法庭做出澄清;现任总统也只能通过司法途径,宣泄积怨。尽管其间,司法的独立原则不断受到怀疑,但公开的司法程序、独立多元的媒体为这场政治拼杀划定了界限。无论是与权力部门难解瓜葛的司法人员,还是如今大权在握、甚至被部分法国舆论认为有退回权力独掌的君主模式之嫌疑的萨科齐,都无法任意滥用手中的权力。而德维尔潘虽已不再当政、而且因为不是任何级别的民选代表而缺乏政治舞台,却得以借助这场司法较量,以政治干预司法的受害者自居,大打民意牌。现任总统即使想置其于死地,也不得不考虑公众舆论的反弹,因为,无论是萨科奇,还是其他执政党成员都会在或近或远的将来,直接面对选民。一方面,这场个人争斗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右翼阵营内部的分裂,使原本难以凝聚力量的左翼阵营坐收渔利;另一方面,其间司法程序的公正与否以及可能的政治干预嫌疑都可能影响执政党的信誉。
2010年1月28日,巴黎轻罪法庭宣判德维尔潘无罪开释,但随后,巴黎检察院就提出上诉。德维尔潘高声抗议政治干预司法,但也将不得不面对新的司法程序。他能否真正在2012年对萨科齐构成威胁?萨科奇不依不饶的行为方式是否正为自己的连任努力增添一个绊脚石?法国舆论拭目以待。
德维尔潘原本是职业外交官。英语娴熟,西班牙语流利。业余时间偶有诗作,也有多本历史书著出版。
人物特写
多元视角 深度报道
2009年回顾与展望
刘晓波案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