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凯文
发表日期 10/07/2009 更新日期 10/07/2009 11:51 TU
7月10日,法国各大报纸的头版内容目光各有不同。《世界报》关注的是法国人担心自己的社会地位降低,成为危机的牺牲品;《费加罗报》则是绿党挑战社会党在左翼阵营中的地位;《回声报》关注八国集团峰会在气候问题上的进展;《解放报》则旧案重提,再次涉及法国对巴基斯坦和台湾的军售问题。
在中国新闻方面,法国各大报纸的焦点仍然集中在新疆问题上,世界报、费加罗报、解放报、回声报、十字架报等都继续撰文,分析目前局势。
《世界报》驻上海记者佩德罗莱蒂的文章以“热比娅,让中国害怕的维吾尔人之母”为题,介绍了这位流亡美国华盛顿的63岁异议人士。作为昔日的新疆女首富,热比娅曾经是中国政协的新疆委员。但是1997年2月,边境城市伊宁的维族人发动示威被暴力镇压后,热比娅同情示威者的立场让当局感到不安。几周以后,热比娅在政协会议上批评当局把示威者斥为“流氓”的说法是谎言。返回乌鲁木齐后,热比娅被剥夺了政协委员的头衔,并于1999年被捕入狱,罪名是“泄露国家机密”,而实际上是她把几篇报纸文章发传真到流亡美国的第二任丈夫手中。
文章回顾了热比娅的生活经历:她十五岁时嫁给一个小公务员,陆续生下六个孩子,在文革期间她因为出售刺绣而被捕,并因此离婚。热比娅的第二任丈夫肉孜是一位维吾尔知识分子,曾被判处十年徒刑。热比娅通过经营洗衣房挣下第一笔钱,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商致富。她的传奇故事也一度被官方媒体称赞,但据她本人称:“他们想要利用我,但我越是富有,越是感觉到我的人民遭受的苦难。”
文章称,热比娅于2005年因健康原因流放到美国。如今,她的商业帝国已经不复存在,家人被严密监控。乌鲁木齐骚乱以来,热比娅激烈指责中国当局对维吾尔人的“粗暴的镇压政策”,并像达赖喇嘛一样,将其称之为“文化灭绝”。热比娅称自己反对暴力,理由是,“如果用和平方式斗争,他们会害怕,如果发生了爆炸,他们反而会高兴”。
《费加罗报》则在同一期刊登了关于中国的三篇文章,其中两篇关注新疆问题,一篇涉及汽车工业。巴黎政治学院的学者迪迪埃-肖迪解释了为什么维吾尔人对汉人不满。他引述自由亚洲电台的消息称,维族孩子正被迫放弃自己的身份认同,他们要起汉语名字,吃猪肉,并忘记自己的宗教信仰。最近的韶关事件也众说纷纭,有谣传说维族工人强奸了两名汉族女工,但是肖迪说真相可能是维族女工被汉族上司骚扰。另一方面,把新疆地区的冲突简单地解释为宗教意识形态问题也是个错误,例如同属穆斯林的回族并不支持维吾尔人,相反,警察队伍中下手最重的往往是回族,因此这种“文明冲突”的论调站不住脚。
法国《解放报》则在连续激烈批评中国政府之后,语气稍有放缓,今天以“新疆:一场暴乱,两个版本”为题刊登特派记者塞戈登从乌鲁木齐发回的文章。作者称,事件发生四天以后,仍然很难了解当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国官方版本说,这是流亡美国的热比娅通过世维会组织的有预谋的行动,目的在于破坏民族团结。外交部发言人称这起事件是境外势力“有预谋”和“有组织”的。证据是热比娅从美国给家人的电话录音,其中提到了最近发生的韶关事件。但是现场的目击者则称,当天下午6点20左右,大约两百名维吾尔人聚集在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其中主要是年轻人,他们要求公开韶关事件真相并作出处理,当时并没有出现暴力行为。抗议持续大约一个半小时后,警察接到命令准备驱散人群,但示威人群拒绝离开,并出现了暴力行径。在随后的两个小时,在汉族和维族街区内有大约700到800人攻击行人,与警察对抗,焚烧商店和汽车。防暴警察动用武器射击,示威者用石块还击。骚乱持续到晚上10点逐渐平息。
新疆问题在国际层面上也继续发酵,《回声报》以“新疆危机导致北京与安卡拉关系紧张”为题,把注意力放在中国和土耳其关系上面。文章引述法国波尔多三大的研究者卡斯蒂的话说,从历史上看,土耳其和新疆维吾尔人之间存在久远的情感联系,这次新疆骚乱使得土耳其在长期奉行低调对华政策之后,最近开始着手实施重要转变。安卡拉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审议新疆局势,工业部长呼吁抵制中国产品,土耳其总理也称,土耳其面对针对维吾尔人的“残酷”行动不能“无动于衷”,并宣布可能将给热比娅发放签证。在去年,中国是土耳其的第二大进口国,货物价值156亿美元,紧随俄罗斯之后。然而对于中国来说,土耳其只是排名第20的贸易伙伴,双边投资也微不足道。
此外,《十字架报》也撰文,描述了乌鲁木齐维汉两个民族之间的紧张气氛,但同时配发的标题图片显示两位维族群众正阅读手中的汉文报纸,预示着民族和解的前景。
今天的《巴黎人报》头版报道了发生在比利牛斯山区的惊人消息,一位61岁的迷路老妇人被困山中长达11个昼夜,基本没有进食,却奇迹般地生还。
法国报纸摘要
多元视角 深度报道
2009年回顾与展望
刘晓波案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