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雅尼克
发表日期 15/12/2009 更新日期 15/12/2009 15:48 TU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进入决定阶段,尽管目前仍然难以预测各国最后是否能够达成一项令人满意的协议仍然悬而未决,但峰会已经体现出一些前所未有的特点。
峰会的第一个特点是围绕气候问题全球的舆论总动员。所谓舆论总动员包括至少三方面的力量:各国官方机构、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世界公民社会以及各国媒体。包括中国媒体在内的46个国家的56家媒体于12月7日发表了联合社论,呼吁各国政要能够在哥本哈根达成一项具有强制力的减排协议。中国南北两大报《经济观察报》和《南方都市报》参与了这一联合行动。
第二个特点关系到哥本哈根峰会现场动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以来,任何一次大的国际峰会,无论是涉及到世界金融秩序、贸易谈判甚或地区性危机,只要是在民主国家召开,均会聚集数以万计的示威抗议群体,反对现存秩序,反对各国政府及跨国集团单方面决定世界大事。此次哥本哈根也不例外。本月十二日就有为数五万以上的示威者走上了哥本哈根的街头。然而,同历次示威不同,此次游行并非为了传达不同声音,抗议各国统治集团枉顾民众利益。而相反,本次游行示威破天荒地站在峰会一边,希望促成各国达成一致,签订一个真正能够遏止地球继续升温并且富有约束力的条约。也就是说,此次峰会凝聚了各国当权力量与世界公民社会的共识。当然,为了保护人类唯一的家园,维系人类及其后代的生存条件,在气候问题上达成共识并非不可想象,但是,各国从短期私利出发、无视世界毁灭或者面对灭顶之灾的可能也完全存在。换句话说,哥本哈根将是人类历史进程十字路口上的一根标杆,人类从这里既可能开启一个同心合力维系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新时代,也可能仍然权势当先,利欲熏心、鼠目寸光,一事无成而为自己和子孙后代铸成大错。
第三个特点应该说是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全面登场。从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崛起已成为世界的强势话语,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也与日俱增。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一方面对欧展示强硬姿态,取消当年中欧里昂峰会;一方面加强对非洲的怀柔外交,今年11月的中非埃及峰会再加强对非投资;几乎与此同时,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到访北京,将中美关系推上全球决策中心。然而,所有这些活动,虽然均展示了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全面崛起,但是,多多少少仍然只具有地区性的或者双边的意义。此次哥本哈根峰会却给中国提供了全面出击的舞台。作为排污大国,中国一方面作出减排承诺,抢夺历史先机;一方面会同新兴国家印度、巴西等起草文本,要求发达国家大幅提高对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援助。直到目前来看,中国的外交出击时成功的,一方面将自己放在全体发展中国家发言人的位置上,要求欧美承担法律义务;一方面以历史被害者的名义,要求欧美担当道德责任。不过,仅仅在外交上和言语上表现出灵敏还远远不够,如果中国政府能够将法律与道德的逻辑贯彻到底,不仅在国际舞台上,也在中国国内问题上,不仅在气候问题上,也在人权问题上为发展中国家作出表率,不仅会使中国的声音增加强度,也会使发达国家感受到更大压力。
当然,将法律和道德的逻辑贯彻到底是困难的,即使是对一个民主国家来说也非易事。然而,就事论事谈气候问题,从减排的国际承诺开始,真正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遵守国际规则,使减排承诺变成一个可以量度的条约,将减排协定变成一个全球共同遵循的并且纳入国际核查机制的法律制度,则既应该是可行的,也是中国政府在全球化时代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
然而,问题是,一旦纳入国际公约法制体系,就意味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意味着气候问题与权利问题均有国际规则可循,一句话,生态问题与权利问题一样,均必须遵循普世价值。
多元视角 深度报道
2009年回顾与展望
刘晓波案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