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雅尼克
发表日期 09/02/2010 更新日期 25/02/2010 15:02 TU
2009年年底以来,欧美舆论普遍注意到中国外交转趋强硬的态势。我们在《思潮与政见》节目中,已有阐述。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中国对外态度的转向呢?在今天的《思潮与政见》专题节目时间里,我们综合各方议论,谈谈这一话题。
让世界舆论注意到中国外交转向的关键点是2009年未为期两周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关系到全球各国短期未来的生存环境,全球非政府组织对峰会寄予极大期望,各国舆论高度关注。对于志在争夺世界话语权的中国来说,此次峰会不仅提供了在国际社会高调亮相的平台,也为中国从生态议题出发主导二十一世纪创造了机会。
然而,中国在哥本哈根峰会的表现却给世界展现了另一种形象。峰会之初,中国外交确有不错的表现。作为排污大国,中国曾试图抢夺历史先机,一方面主动承诺减排,会同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起草文本,从全体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出发,要求欧美承担法律义务。另一方面以近代殖民被害人的名义,要求欧美担当相应的历史道德责任。然而,这一外交路向却注定不能坚持到底。封闭的政治制度决定中国不能接受国际透明游戏规则。峰会前期的表现越出色,决定阶段就越被动。最后结果是一方面中国因以主权名义拒绝国际核查,从而暴露了道德虚伪;另一方面因拒绝在会议文本中出现2050年全球减排50%,发达国家减排80%的目标,开罪了发展中国家。为了淡化中国对世界说不的形象,中国外交使团不得不用推诿、搪塞、排斥等超常外交手段。
哥本哈根之后的刘晓波案,英国人阿克毛被执行死刑案,谷歌声言退出中国事件以及旋即而至美国军售台湾而导致的中美冲突加剧等,均让世界舆论感到中国对外态度的迅速转向。一年间的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何解读这一转向?归纳欧美议论,无非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2009年是中国经济走出世界金融危机之年。对中国是否已成为经济大国虽然仍然存在争议,但这种亦虚亦实的经济大国梦幻确实在世界舞台获得广泛认可。最能显示国际风向转换的是20强峰会对八强峰会的取代,而中国在20强峰会上的份量明确显示地缘政治局势发生了有利于中国的变化。一种以中国为轴心,左携非洲、南美,右联印度、巴西等国制约欧美的态势似乎已然成形。
二是中国经济力量的上升所导致的中欧、中美双边及多边关系的变化。2008年底,为了惩治法国总统萨科齐会见达赖喇嘛,中方单方面取消中欧里昂峰会。欧洲没有也难以作出对等的回应,并且同意于半年之后在布拉格召开了另一次欧中峰会。在这一回合中,欧洲的忍气吞声与中国的予取予夺形成鲜明对照。从中美关系上看,2009年美国新选总统奥巴马上台,中美共主世界—“中美国”的说法浮出台面。当年11月奥巴马第一次访华,避谈人权,强调中国在新世纪的中心位置,企图通过加强同中国的对话与合作重塑美中关系。众多的分析家事后均判断,奥巴马的合作意愿被看作是软弱,为中国对美强硬提供了论据。
上述这些评判从现象出发,对事实发展描述有余,对现象背后的原因似乎解释不足。同时,也更多多着眼于中国与外部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少将中国外交态度的变化同中国国内本身的演变联系起来看。从外部看中国看到的更多的是中国对外国力的增强和蓬勃增长的出口。西方人在中国看到也更多的是城市、甚至城市富有阶层的生活状况,中国社会贫富分化的压力,官民之间对立的强化等等结构性问题往往难以进入西方阐述中国话语。换句话说,一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变化,一定同其国内政策、国内政治经济演变有着逻辑的关联。中国此次对外取态的变化,同中国国内社会状况的演变有什么联系呢?从这一角度,我们对中国外交决策转换的追问,也可以是我们走进中国社会的一条独特的门径。
多元视角 深度报道
2009年回顾与展望
刘晓波案冲击波